确定设备功率需求
- 计算设备总功率:列出需要由UPS供电的所有设备,查看设备的说明书或标签,找到其额定功率,然后将这些设备的功率相加,得到总功率需求。例如,一台普通PC机功率约200W,一台服务器功率在300W-600W之间.
- 考虑功率因数:UPS的额定功率有视在功率(单位VA)与实际输出功率(单位W)两种表示方法,两者换算关系为视在功率*功率因数=实际输出功率,一般功率因数在0.7-0.9之间,计算时需考虑该因素以确保UPS能满足设备实际用电需求.
- 增加安全系数:为应对设备启动时的电流冲击以及未来可能增加的设备,建议将总功率乘以1.2-1.5的安全系数,以确保UPS在负载波动时仍能稳定供电.
选择UPS电源类型
- 后备式UPS:市电正常时,负载由市电直接供电,逆变模块后备不工作,蓄电池储存电量,市电故障时切换到蓄电池供电。其结构简单、体积小、成本低,但输入电压范围窄,输出电压稳定精度差,切换时间长,适用于对供电连续性要求不高的场合,如家庭个人电脑等.
- 在线式UPS:市电正常时,整流模块将市电转换为直流电,再由逆变模块转换为交流电供负载,市电中断时蓄电池组为逆变器提供直流电源继续供电。该类型UPS输出电压连续稳定,能有效隔离市电干扰,但价格较高,适用于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要求高的设备,如服务器、数据中心等.
- 在线互动式UPS:市电正常时,负载由市电供电,逆变器充当充电器为蓄电池组充电,市电故障时逆变器工作,将蓄电池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给负载。其可根据市电输入电压变化自动调节,结构简单、维护方便,但抗干扰能力较差,稳压效果不明显,适用于家庭和一些对电压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关键设备供电保护.
确定UPS电源容量
根据上述计算得到的设备总功率,结合UPS的输出功率因数,一般将设备总功率除以UPS的输出功率因数(通常为0.7-0.9),即可得到所需的UPS电源容量.
考虑后备时间
- 明确需求: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停电时所需的运行时间来确定后备时间。如医院的重要医疗设备可能需要数小时的后备时间,而家庭电脑一般有十几分钟到半小时的后备时间即可满足需求.
- 选择电池配置:后备时间越长,需要的蓄电池容量越大,UPS的成本也越高。可根据预算和实际需求选择配备合适容量电池的UPS电源,或通过增加外部电池组来延长后备时间.
关注品牌与质量
- 品牌声誉:选择具有良好品牌声誉的厂家,其产品通常经过了市场的考验,质量和可靠性更有保障。可通过查阅用户评价、行业报告和专业评测来了解不同厂家的品牌声誉.
- 产品认证:检查UPS的质量认证,如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,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.
- 售后服务:可靠的售后服务是衡量UPS厂家的重要指标,了解厂家的售后服务网络、响应时间和维修能力,确保在需要时能够及时得到支持.
考虑能效和环保性
- 能效等级:高能效的UPS可以减少能源消耗,降低运营成本。查看UPS的能效比(EER)或能效等级,选择能效高的产品,如一些新型的高频UPS电源在能效方面表现较好.
- 环保标准:关注UPS是否采用环保材料、是否符合RoHS等环保标准,选择环保型的UPS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.
注意安全和保护功能
UPS应提供足够的保护功能来确保负载的安全,如过载保护、短路保护、过热保护等,此外,一些UPS还提供电压调节、浪涌保护和电磁干扰(EMI)过滤等功能,可根据设备的需求选择具备相应保护功能的UPS.
考虑监控和管理功能
现代UPS通常提供监控和管理功能,如远程监控UPS的状态和性能,包括电池状态、负载状态、温度和湿度等,一些UPS还支持通过SNMP、RS232或USB接口进行集成,以便与现有的监控系统集成,对于需要集中管理和监控的设备环境,可选择具备此类功能的UPS.
考虑物理尺寸和安装要求
- 空间布局:根据安装UPS的场所空间大小,选择合适尺寸的UPS,确保有足够的空间来安装UPS,并考虑其重量和安装方式,一些大型UPS可能需要专门的机房或安装架.
- 安装方式:UPS的安装方式有塔式、机架式等,塔式适用于小型应用场景,可放置在桌面或地面;机架式适用于数据中心等需要集中安装和管理的场所,可安装在标准机柜中.